《水庫水作為水源的自來水如何處理?》全文共1012個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主要講述:水庫作為城鄉供水體系中的核心水源,承擔著保障居民日常飲水安全的重要使命。其水質特點具有顯著季節性差異:日常狀態下,水庫水濁度較低、水質穩定,是理想的飲用水源;但雨季來臨時,地表徑流攜帶泥...
水庫作為城鄉供水體系中的核心水源,承擔著保障居民日常飲水安全的重要使命。其水質特點具有顯著季節性差異:日常狀態下,水庫水濁度較低、水質穩定,是理想的飲用水源;但雨季來臨時,地表徑流攜帶泥沙、有機物及微生物大量匯入,導致水體濁度驟增、細菌含量超標,直接威脅供水安全,因此如何通過科學手段將波動較大的水庫水轉化為穩定達標的自來水,成為城鄉供水工程的關鍵。
水庫水處理成自來水核心工藝遵循“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四步法。原水進入處理系統后投加混凝劑(如聚合氯化鋁),在混凝池中通過機械攪拌或水力混合,使水中膠體顆粒脫穩并凝聚成較大絮體,隨后水流進入混凝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使絮體沉降至池底,形成污泥層并定期排出,而初步澄清的水則從池頂溢流至下一環節。
沉淀后的水雖已去除大部分懸浮物,但仍含有微小顆粒及殘留微生物,需進一步過濾凈化。水體被分流至過濾池,池內鋪設多層石英砂濾料,通過物理截留、吸附及生物降解作用,深度去除水中0.5μm以上的雜質。過濾后的清水濁度可降至0.5NTU以下,達到飲用水標準。
凈化后的水在進入蓄水池前,需投加氯消毒劑(如次氯酸鈉),通過氧化作用殺滅水中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并確保管網末端余氯濃度維持在0.05-0.5mg/L,防止二次污染,實現水庫水處理成自來水的目標,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清潔的飲用水。
天浩環保作為水庫水處理成自來水的凈水設備制造商,生產的TH-YYA一體化凈水設備主體采用304不銹鋼或碳鋼材質,兼具耐腐蝕性與結構強度,適應不同環境下的長期運行需求。設備集成混凝、沉淀、過濾、虹吸反沖洗四大功能,通過模塊化布局將占地面積壓縮至傳統水廠的2/3,尤其適合土地資源緊張的鄉鎮或山區場景。
重力式過濾系統利用水位差實現水流自驅,無需額外動力;虹吸反沖洗裝置通過真空形成觸發反向沖洗,全程無需電力支持,徹底擺脫人工值守依賴,水廠僅需安排兼職人員定期巡檢即可。濾層采用復合介質,通過級配優化實現0.5-1μm級過濾精度,且濾料壽命長達5-8年,期間無需更換,僅需反沖洗維護,大幅降低運營成本。
設備采用標準化設計,從進場安裝到調試運行僅需1-3天,出水水質穩定達標《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為水庫水處理成自來水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決方案。
水庫水處理成自來水,使用TH-YYA一體化凈水設備,不僅解決傳統水廠占地大、運維難的問題,更以智能化、低能耗的特點,成為城鄉供水工程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