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隴南農村飲水水質提升用什么設備?》全文共1001個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主要講述:甘肅隴南農村飲水受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影響,部分村鎮長期面臨水質渾濁、細菌超標等問題,影響居民健康與生活品質。提升飲水水質不僅關乎村民日常用水的清潔度,更是阻斷水致疾病傳播、鞏固脫貧攻堅成...
甘肅隴南農村飲水受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影響,部分村鎮長期面臨水質渾濁、細菌超標等問題,影響居民健康與生活品質。提升飲水水質不僅關乎村民日常用水的清潔度,更是阻斷水致疾病傳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舉措,如何通過科學設備實現水質凈化,成為當地飲水安全工程的關鍵。
隴南地處秦巴山區,農村飲水主要依賴河流、山泉等地表水源,雖取用便捷,但水質波動大。雨季時泥沙隨雨水沖刷進入水體,導致濁度激增;冬季融雪或低溫天氣下,水中懸浮物沉淀緩慢,細菌在適宜溫度下繁殖加速。未經處理的地表水,細菌總數、大腸桿菌群等指標常超國家飲用水標準數倍,直接飲用易引發腹瀉、肝炎等疾病。傳統煮沸雖能殺菌,但無法去除泥沙、重金屬等雜質,且能耗高、操作不便,因此安裝專業凈化設備,從源頭提升水質,成為解決隴南農村飲水問題的必由之路。
天浩環保的TH-YYA一體化凈水設備是專為甘肅隴南農村飲水設備需求設計的解決方案。設備集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四大工藝于一體,針對地表水高濁度、高菌落特點,通過物理化學協同作用實現深度凈化。當濾層截留雜質達到設定值時,系統自動觸發虹吸效應,利用水流反向沖刷濾料,恢復過濾能力,全程無需電力驅動,不僅降低運維成本,更適應了隴南農村電力基礎設施薄弱的現狀,確保設備在偏遠山區穩定運行。
設備的凈化流程遵循“分級處理、精準控菌”原則。原水進入設備前,需添加聚合氯化鋁等混凝劑,在管道混合器中快速反應,使微小顆粒聚合成大顆粒礬花;隨后流入混凝沉淀池,礬花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去除80%以上的懸浮物。清水通過集水槽進入濾池,濾層由石英砂等4-7種介質組成,粒徑自上而下逐漸減小,形成“深層過濾”效應,進一步截留細小雜質及膠體。出水在進入蓄水池前,通過加氯裝置投加次氯酸鈉,確保管網末端余氯量≥0.05mg/L,持續抑制細菌再生,實現“濁度≤1NTU、細菌總數≤100CFU/mL”的飲用水標準。
設備相比傳統構筑物濾池,占地面積減少1/3,且采用模塊化設計,可靈活適配不同規模的供水需求。無電過濾與虹吸反沖洗功能,使設備運行完全自動化,無需專人值守,每年可節省人工成本數萬元。從安裝到投產僅需3-5天即可完成調試,快速響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時效性要求。經實地檢測,設備處理的出水濁度、色度、微生物指標均優于《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為甘肅隴南農村飲水設備提供了“建得起、用得好、管得久”的可持續方案。